总有一些日子一些人,让我们缅怀、让我们感动。值此举国欢庆新中国60华诞之际,让我们随着本报驻广东各地记者,或重访粤东红色老区,或踏进珠三角腹地甚至祖国大陆最南端,探访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走近当今追捧“红色经典”的年轻一代,重温激情岁月。
国庆前夕,汕头军休所把所里的部队离休老同志请到一起,举办欢度国庆座谈会。汕头军休所自1986年至今,接收安置了143位部队离退休干部,最高级别是副军级,师级以上35人,团级干部89人,目前仍健在的老军人有110位。这些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老同志,来自全国各兵种、军事院校、科研医疗机构等单位,有参加过抗日的“老八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老战士,有参加朝鲜战争、八六海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还有不少潜艇教授、飞行教官、防化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等等。但他们都说,是祖国赋予了他们荣耀。
和老同志的攀谈中,一段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程在记者面前铺展。
峥嵘岁月浴血奋战
现年已81岁高龄的正团级离休干部、原汕头军分区后勤部政委林树添,提起当年参加解放潮安、澄海县城的峥嵘岁月,滔滔不绝。
林树添参加的部队,是开进家乡澄海县的第一支人民解放军部队。1948年4月,刚满20岁的林树添与同村十多名青年一道扛着枪支上了凤凰山,加入共产党领导的韩江支队(后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因战斗勇敢出色,林树添当年12月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十一团一连指导员,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7场。
1949年8月,从江西溃退下来的国民党胡琏兵团残部向凤凰山解放区发动疯狂的进攻。为掩护支队司令部转移,一连130多名指战员在尖山凭借有利地形狙击装备明显优越的敌军,战斗从那天下午2时多打到天黑,林树添与连长抱着一挺机枪负责断后,边打边退,确保全连无一人掉队。
1949年10月22日,第四支队十一团和十五团从凤凰挺进潮安文祠、意溪一带,并渡河进驻潮州城。由于地下党组织策反工作到位,国民党地方武装400多人宣布起义并接受改编。次日上午,四支队正式入城,潮州城13班锣鼓队出城迎接,各界群众高举红旗夹道相迎;24日下午,十一团官兵又开进澄海城,当地群众几乎倾城出动欢迎人民子弟兵,锣鼓喧天。
林树添走在队伍里头,感受着家乡父老的盛情,心潮澎湃。有趣的是,当时人山人海的欢迎队伍中有一位十多岁的小女孩,日后成长为澄海东里区隆城的妇女主任,因工作关系结识了林树添,遂结成终身伴侣。两人相濡以沫50多年,感情甚笃。
林树添离休后,每年春节都照例第一个向军休所关工委捐赠2000元助学金,几年来用于扶危济困的钱物总值已逾6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军休所老同志捐资助学蔚然成风。
退而不休献策国防
何芳赏从一个“笨鸟先飞”的村娃,成长为一个导弹专家。他投身我国导弹研制事业数十年,退休后依然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
1937年,何芳赏的父亲在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下遇难,年仅3岁的何芳赏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1952年,何芳赏考入当时潮汕地区的高等学府金山中学,最终顺利考取武汉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到中科院力学所,从事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为了抗美援越,1965年国家给中科院下达了“541”任务,研制红外制导的超低空导弹,以对付美国飞机的低空轰炸。当时我国的导弹设计和制造仍为一片空白,“说起来没人相信,我们刚接手任务时进行导弹气动计算的手段相当原始,计算工具主要是计算尺,计算室仅有几台齿轮式电动计算机。”何芳赏受命牵头成立了计算组,用国产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经过无数次艰难的摸索调试,何芳赏等全体气动专业人员终于攻克了导弹气动布局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然而,很快“文革”爆发了,该项目因此而夭折,但也为后来研制战略导弹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1975年,中国成立了910战略导弹攻关组,对导弹的气动防热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何芳赏担任其中“耦合计算”课题组的副组长。何芳赏和同事凭着一股为国争光的精神,仅用了一年多就初步研制出“导弹气动防热耦合程序”,赶上美国研发的步伐,让910攻关组专家非常惊讶。“耦合计算”为我国导弹设计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节省大量经费,享有很高的声誉。
退了休的何芳赏坚持研究不辍,竟又花了七年光阴,与几位合作伙伴一起成功研发“运载工具再入仿真工程”软件系统,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目前该软件系统在国内航天领域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