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城中村”和涉农社区转供水体制是城市化进程中遗留的问题,长期以来群众要求直抄到户的呼声很高,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对此提出意见。为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平价水”,去年市委、市政府把中心城区“城中村”和涉农社区供水直抄到户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并总结近10年来汕头市开展这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出台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和涉农社区供水直抄到户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并承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完成147个社区的供水直抄到户改造,彻底解决58万群众“饮水难”问题。
在龙湖区周厝塭,原来社区铺设的地下管网设计差、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大多已老化,并且渗漏严重,造成村里的饮用水水价高、水质差、水压低,用水高峰期即使使用水泵也抽不到水,烧掉水泵成了“家常便饭”。住在二三楼以上的村民都得下楼挑水喝。由于损耗严重等原因,未实施直抄到户的社区居民总表后水价(不含城市污水处理费)大部分在2.6元至3.2元之间,高出直抄水费价格1.45元一倍左右。
近日,在已完成改造的该村居民纪先生家中,记者发现供水情况比原来有了很大改观,纪先生说,现在家里的自来水水质、水压都有了改善,水量也很充足,即使六七楼也基本不需要装水泵加压。广兴村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人口密集,楼房大多建到八九层高,用水问题更加突出,要求直抄到户的呼声很高。市委、市政府启动供水直抄到户改造工作后,广兴村社区成了首批受惠的社区。社区居委会吴书记告诉记者,实施水改前,社区水表总表每个月大概用了15万吨水,而实际收取的水费仅有9万吨,每个月的水耗高达6万吨。今年8月份社区水改工程全面完工后,社区集体不用再补贴社区供水管理和水耗等高昂的费用,减轻了社区集体经济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