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关 闭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便民服务  收藏本站  电子黄页平台加盟热线:0754-88234504 
您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叫好:《人民日报》数字报回归免费阅读_汕头黄页,揭阳黄页,潮州黄页,粤东黄页·一万黄页
叫好:《人民日报》数字报回归免费阅读
来源:2010年03月21日08:22红网孟木二梓    阅读人数:941    发布时间:2010/3/21 10:16:25

人民网3月11日发布启事宣布,对今年1月1日推出的《人民日报》数字报收费阅读服务做出调整:从3月5日起,阅读当天电子版将免费。并就此次调整带来的不便向读者道歉。(3月20日《新京报》)

去年底,当传出《人民日报》数字报将实行收费阅读的消息后,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专家称,《人民日报》此举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更多的人认为,付费阅读并不符合国情和网民的阅读习惯,前景不会很好。

如今,人民网综合运营、阅读习惯等情况,把《人民日报》数字报收费阅读服务调整为免费阅读当天电子版,并就此次调整带来的不便向读者道歉。我以为,《人民日报》这种从读者和网民利益出发,及时回归免费阅读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为之叫好!

首先,这种做法充分尊重了互联网免费服务的特性。我们知道,互联网自打诞生的那天起,其为网民提供的新闻、邮箱等各种服务都是免费的。尽管后来互联网出现了商业运营的情况,但对网民个人仍然不予收费,这在全世界已然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任何人试图改变这一“规矩”,都会受到广大网民情绪化的反对。

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一直提倡付费阅读。去年5月,他曾经表示新闻集团计划在今年6月向报纸网站的读者收费。但后来的消息显示,该计划已经暂缓执行,原因无它,就在于担心遭到广大网民的强烈反弹,使自己媒体的点击率下降,进而影响到媒体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形象。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权威的纸质媒体,其“中国第一”的地位决定了她在全国巨大的影响力,现在能充分尊重互联网免费服务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和客观现实,势必为自己插上一双无形的翅膀,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和品牌效应,实乃明智之举。

其次,这种做法之好还在于充分尊重网民已习惯于免费阅读等国情。

毋庸讳言,由于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加剧,网络侵权盗版现象日趋严重,免费新闻资讯已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报纸发行量。一些报纸挖空心思,采取数字版滞后上网、短期少版、注册阅读等措施(有的地方报纸甚至干脆不设数字版),以维护自身利益,这本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自从互联网在我国普及以来,广大网友早已习惯了免费阅读新闻资讯。据国外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全球87%的网民不愿为网络内容付费。在我国,不愿付费的比例可能还要高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很多地区还比较落后,不少人尚处于贫困状态,更多的人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让他们付费阅读显然是不现实的。二是我国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国情,就是很多人都是在单位“免费”阅读公款订阅的各种报刊,不要说叫这个庞大的群体付费上网阅读,就是叫他们自掏腰包购买报纸恐怕都不情愿(实际上是没有这个习惯)。如果无视这些具体国情,硬要推行网上有偿阅读,结果可想而知。

令人欣喜的是,《人民日报》已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顺应广大网民的诉求,及时叫停了有偿阅读,值得肯定。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全盘否定《人民日报》付费阅读这一做法,其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还是令人刮目相看,值得提倡的。不过,在推出这个新举措时如果更慎重一些,比如先试行一段时间,效果或许会更好些。此外,《人民日报》此次创新之举,也为其它准备实行网上有偿阅读的报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提醒我们务必尊重互联网的自身规律,尊重广大网民的阅读习惯和我国的国情!



 

平台首页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建设 | 电子黄页帮助中心 | 惠138购物网
网站建设客服:0754-88234504 网站建设业务手机:13829487815 客服QQ: 业务QQ: 投诉建议QQ:
电子黄页10000hy.com Copyright2009-2011 广东正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键词:汕头黄页揭阳黄页潮州黄页粤东黄页潮汕黄页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61421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