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1至11月,全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540人,转移就业50083人,其中输出到珠三角地区就业4050人,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97.5%、100.83%、100.5%。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围绕省委、省政府有关“双转移”工作部署,通过创新培训形式、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以及加强就业服务等方式,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上,我市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拓宽培训渠道,着手开展“送教下乡、送岗上门、送工入厂”活动:市技工学校与婚纱晚礼服出口企业签订用工订单,在农村妇女劳动力较多的潮安县文祠镇开展服装车缝培训班,利用农闲时间送教上门,并送学员到市技工学校进行实操训练,学员结业后,直接送到企业上班,实现“农”向“非农”转移;有的职业技术学校实行“随到随学”培训形式,并提供不同时间段的培训班供学员选择;市技工学校全力做好智力扶贫生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学生毕业后百分之百推荐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劳动保障系统加强与镇(街道)、社区工作机构的业务衔接和协调,举办多种形式招聘会送岗上门。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225场次,进场企业4463家,提供岗位45172个,进场求职人数58985人,达成就业意向31326人,成功实现就业25398人,免费职业介绍成功率约42.2%,有效促进了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抓住珠三角地区发达地市对我市劳务帮扶的机遇,通过劳务协作,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目前我市已和深圳、佛山、珠海等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劳务输出协议,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并通过建立“就业直通车”、联合举办招聘会、远程见工、组织参加省举办的“山洽会”等多种形式,推进劳务合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