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广东大厦国际会议厅内洋溢着和谐热烈的气氛。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汕头代表团在这里举行小组会议,审议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媒体开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汕头代表团团长黄志光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市长蔡宗泽、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芸与代表及列席人员一起,畅谈了对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茸参加了开放日活动。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十多家中央、省主要新闻单位和境外媒体的记者“有备而来”,纷纷就汕头如何回答好汪洋书记提出的“三道题”、加快打造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事关汕头发展大局的问题,发出提问。
加快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广东电台的记者“拔得头筹”,提出的问题是: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汕头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下来有哪些打算?
黄志光侃侃而谈,加快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是省委、省政府对汕头的殷切期望,也是汕头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汕头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的定位,打造临港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效益农业基地,建设区域性的交通航运中心、新型工业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会展、港口、物流、研发等,加快出台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面向广东、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服务粤东、服务广东、服务闽西南、服务赣东南,积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增创特区优势敢闯敢试
在回答记者关于“三道题”的提问时,黄志光说:30年来汕头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总结过去也是谋划未来。汕头将进一步增创特区优势,擦亮特区牌子,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用特别之举办点特事,大力弘扬特区精神。要在加快发展、增强实力、完善思路、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上下功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做强做大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上下功夫。要按“三个主动融入”的要求,打好“侨牌”、打好“台球”,发挥侨乡优势,做好对台文章,创新思路加快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要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上下功夫,推动汕头保税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空港海港,开通国际航班,扩大汕头与台湾在产业、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